为什么要给梦打分

▲关注努力更新的木卫号

设为星标收藏

《你想活出怎样的生活》,它更接近绿野仙踪,为什么要给梦打分还是梦游仙境,或是混合了吉卜力与宫崎骏的过往……它属于很难一言概之的那种电影,无所不包,山川湖海爱,又在最后呈现一颗赤子之心。

想必,几乎不用老人家开口,观众靠眼睛看就能知道,这部谜一样的电影,耗费了多少的心血与气力。

后半生不爱创作,以黑吉卜力输出为己业的押井守,曾一语中的,形容过宫崎骏动画之优势所在:没有人会飞,但所有人都可以在做梦时,体验到飞的感觉,并信以为真

以飞翔为例,它似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,被注入的梦之基因。梦里还可以发生很多事。你知道它是假的,你又希望它是真的。别说一个老头长者了,有时候,回想小时候,翻到童年照片,忆及少年时代,我们都会觉得,那就像是做了个梦——事情毫不深奥,可谓人之常情。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讲的,就是类似的故事。

动画有“不真实”的先天属性,是脱自于作画与电影放映技术的一门营生,与真人电影所捕捉或模拟的物理/生理真实,是迥异的另一象限。换话说,吉卜力比真人电影更能表现“飞”这种不真实的,脱于日常生活的状态。看宫崎骏电影,是感觉派和体验派的想象享受。

无独有偶,科长新书《电影,我略知一二》第三章,谈起了看到一篇卢卡斯访谈,讲到了电影的“运动”——他说人可能是由鸟变来的,因为人的基因里残留着飞翔的记忆,所以人对运动非常敏感,电影中如果有大量的快速运动的镜头,观众就会兴奋,就会调动起他们对于飞翔的记忆。

科长继续写道,“人类是不是由鸟变来的?这个有待生物学家考证。但运动镜头确实会给观众带来生理快感,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电影最喜欢拍追逐戏,像《007》系列电影里的汽车、摩托车追逐,《碟中谍》系列里的跳楼,或者武侠片里的飞檐走壁。电影的发明,有一种内在的动力,就是人类一直在寻找某种方法,来记录和表现我们身处其中的现实世界。

假使你已经对港片和好莱坞的飞车戏,大陆电影的潜水戏之举动,有深度疲乏,那么,飞翔依然是相当高级的“运动体验”。

除了擅长飞翔的运动,像宫崎骏在《千与千寻》表现海面上的列车,其拟真体验,同样令人难忘——恍然之间,如同与那些透明状的影子乘客为伴,观众与小女孩都像置身梦中奇境。

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的开头,则有表现失火现场的空气蒸腾,氛围紧张,整个画面都在燃烧,似乎要溶化一般。少年在人群中飞驰穿梭起来,此等大场面,若在真人影史名片中,它会被描述为——只能烧一次,烧完就完了,失败了就失败了。真要再烧一次,制片人要自杀。基本上,开片这一场大火,感受度也是跟飞了一样,是驾驭想象的流畅真实感。

火之艺术一上来,就是宫崎骏动了真格,不用铺垫,无需遮挡。我开始盘道,宫崎骏该不是想把火、水、木、金、土几种物质元素,全部展示上一遍——结果几乎就是了。每进入一层异世界之后,似乎没有特定的触发机关设定。时而海洋,时而天空,时而西洋高塔,是建筑于宫崎骏的意识流之上。摇摇欲坠之际,也是回到现实之时——这不就是寻常人,有事没事,都会做的“梦”嘛。

举例,雾子喝退鹈鹕后,带着少年在激浪中上帆船。从实际剧作用途来说,她早已表现过标志性的女性人物英勇。这一段,纯粹是为了作画场面的细腻度与艺高人胆大之展示。浪很大,很真实,宫崎骏和吉卜力很会表现水,人与船和浪之间并置的空间关系,仅此而已。类似炫技画和场面活,电影里还有很多。

活到愈老,宫崎骏除了有波妞般的返璞归真,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仍是部精益求精的吉卜力动画,同时也是宫崎骏返老还童的《梦》(黑泽明)和《八部半》(费里尼)——可能《风起》更像《梦》,那这一次,是供猜谜的《八部半》。貌似艰涩,其实遗留了一把现代日本的历史钥匙,一撬就开。

有人也会从找妈的情感角度,认定影片是一个单纯不过的思亲故事。可是,从大陆独有保留下来的日本原译名,它是一本完成于1937年,流行于1945年战后的启蒙读物。有这个重要时间跨度在,加上电影首尾,讲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是宫崎骏对现代日本的思考,并不为过。

角色上,原著小哥白尼与舅舅,也呼应了电影里的真人与老舅。只是,不同人手持的历史版本不太同,从极简化到太学术,必然都有。好比有人提到日本,只会想到鬼子,有人会认为,手持能剖开一切的《菊与刀》,有人则会引入深度研究大部头,从幕末倒幕明治大正昭和平成讲到令和,令人畏怯。

电影并非严丝合缝的教材指南,能与现实嵌套。仅能说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的形状与轮廓,同历史的痕迹,貌似相近,有趋同之势,及至于细节上,实不必太过认真。比如前面提到了的,它有为了作画的纯粹炫技展示。又有,在爬高塔处,鹦鹉大王为何要像《指环王》那样砍掉楼梯呢,乃至穿越地道,还有黏腻油滑的爬虫行走。这些无非从故纸堆里,找到草木人间之类的凭证,也是老人家拉拉杂杂,觉得这里哪里都该上几笔,多几幅原图的创作惯性使然。

我对电影印象较深的,是母亲选择回到她的世界——那场大火的开头。当一个少年懂得区分生命的实然(母亲会离去)与应然(永远思念着母亲),如同宫崎骏这样贯穿一生去思念。母亲的殊途选择,不如说是他放开思念之手的选择。有这纠结了大半部程的理性选择,它已凌驾于大多数动画片,甚至是真人电影。再一深刻印象,是给苍鹭配音的菅田将晖,不仅魔性,个性十足。联系及华语动画片的配音观影体验,令人忧思动画制作,的确是要依托工业的——哪怕是在声优献声的环节上,不能以现实名气,来代替角色人物的真实度。

我在《非必要清单

》的1987年份,选择了《龙猫》。又在1993年份,选择了吉卜力作品中,最少有宫崎骏之手干预的《听到涛声》。是这个人对吉卜力情有独钟吗?其实,还真不敢自认。就如同这十年间,宫崎骏作品,突然一次又一次次,被引进到大陆重映,令新一世代的观众,乃至我这样的中年观众,可以在电影院重温他的动画片。应该说,也没有人会讨厌宫崎骏的动画吧?至少,我把吉卜力,视作了和香港电影一样,早已融入到了成长经验——如同《圣斗士星矢》或者《灌篮高手》。

有这么一个朝花夕拾的尾声,倒不是要特地拔高。我是影片快下线之际,一个人在电影院看的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。彻底沉浸,不受干扰的接受与吸收,显然奏效。观看过程中,我一再想起二十多年前,一个人在山间小学教室楼,看的《风之谷》和《幽灵公主》。宫崎骏与吉卜力所制造的沉浸体验,仿佛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,在那领略着另一世界的神奇与魔幻。这等奇想,当然是不真实的。可是,我当时就真那么想的。一直到现在,更是。

·END·

作者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